小小一罐奶粉,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經濟社會問題。5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宣布,國內51家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企業將退出生產行列。“史上最嚴”奶業新政讓人們看到國家提升奶粉質量的決心。
抬高行業準入門檻,本身就是一個進步。把提升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突破口,打造優質國產奶粉品牌,已經成為全社會上下關注的大事。一年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要求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此后,近乎苛刻的乳業新政頻出,目的是保障嬰幼兒喝上放心奶。
“用制藥標準管理奶粉”“企業自建自控奶源”等新規,能否管好一度亂象叢生的奶業市場?不可否認,盡管工作在扎實推進,但影響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的因素還存在,國產奶粉的奶源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企業質量管理整體水平也需要繼續提高。
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缺乏信任,既涉及生產,也涉及監管。重振市場信心,只有生產者和監管者齊心協力,穩扎穩打地加強生產、流通、監管各環節質量管理,使標準實打實得到執行,才能喚回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