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李熙慧 章微
海都訊 每到下雨天,家住福州的4歲的天天(化名)小朋友就很“難過”。他總會莫名其妙地鼻癢、打噴嚏、咳嗽、喘息。最近,家長才搞明白,原來天天是對霉菌過敏,霉菌引發過敏性哮喘。
昨日是第16個世界哮喘日。在省人民醫院舉辦的哮喘病日義診活動中,記者獲悉,像天天這樣的小朋友越來越多。避開過敏原是控制哮喘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去年因為拆遷,天天搬家了。他們家臨時租住的地方在一樓,還是比較舊的小區,所以一到下雨天,家里就會比較潮濕。搬家后,天天好像特別容易“感冒”,鼻癢、打噴嚏、咳嗽、流鼻涕,有時還會喘。父母以為他感冒,后來發現,天天的病跟天氣有關,只要是下雨,尤其連續下雨潮濕,他就特別容易“感冒”。父母帶他到省人民醫院看病,確診為“過敏性哮喘”。一查過敏原,天天對霉菌過敏。
省人民醫院兒科醫生徐永紅說,每年春夏時節,哮喘小病人明顯增多。這個時候,福州氣候潮濕,家里、衣物容易受潮發霉。因為霉菌是一種強致敏原,“發霉”的環境導致哮喘患者增加。省人民醫院兒科醫生徐永紅說,避開過敏原是控制哮喘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他建議,對霉菌過敏的患者應避開潮濕房間,勤洗和晾干被褥、衣物等用品,以免發霉。此外,外出時應避開霉菌易于滋生的地方。霉菌也容易在居室內的盆栽植物土壤中繁殖,所以避免在室內種養植物。
近年來,我國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根據去年公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兒童哮喘的累計患病率比2000年提高了52.8%。福州地區兒童哮喘病人數每年都在上升。1990年福建省兒童哮喘發病率為1.57%,2010年上升到4.02%。
徐永紅說,這和工業發展、汽車尾氣排放、霧霾天氣等環境因素有關,也與哮喘的診斷率有所提升有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