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孕婦的生活方式將影響寶寶的大腦及未來生活。孕期壓力大、抽煙、喝酒,服用藥物不當等都可能讓孩子未來成為同性戀者。
準媽媽孕期行為會影響寶寶性取向
據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1月20日報道,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神經系統學家迪克·斯瓦伯認為,準媽媽壓力過大,或者有吸煙、喝酒的習慣,會影響孩子長大后的性取向,孩子成為同性戀或雙性戀的幾率要高得多。其實,關于準媽媽孕期行為對胎兒影響的研究有很多,而調查顯示準媽媽的許多行為都會影響寶寶的性別取向。因此,準媽媽們如果不想以后為孩子的性取向而鬧心,孕期可得多注意。
影響胎兒性取向的因素
迪克表示,孕期體內的任何一種化學物質水平的改變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有的是好的方面,有的則是壞的方面。根據迪克的調查,孕婦壓力大,或者有吸煙、喝酒的習慣,可能會降低孩子的智商,還容易使孩子成為同性戀或雙性戀。
準媽媽吸煙、喝酒
胎兒的大腦在懷孕的前兩周就已經開始發育,在這個階段,如果準媽媽吸煙喝酒,會使煙酒中的尼古丁、安非他命等毒素直接干擾胎兒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原本應該在胎兒大腦中遷移的細胞完全離開大腦,從而影響決定胎兒智商和性取向的腦皮層的發展。
準媽媽多次懷男孩
此外,迪克還介紹了一個驚人消息,“如果一個男孩有好幾個哥哥,那么他成為同性戀的幾率就會高很多?!彼忉屨f,曾多次懷男胎的孕婦,隨著懷孕次數的增加,身體對男性荷爾蒙的反應越來越強烈。孕婦感受到這種強烈刺激,自身會釋放出一些自我保護的雌性激素,激素水平過高,對男胎的發育不利,易改變他們大腦中決定一個人性取向的腦皮層的發育。
準媽媽的壓力過大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準媽媽壓力大不僅有礙胎兒發育,而且對孩子的性格有不利影響。研究認為,準媽媽感到有壓力時分泌的激素會傳給胎兒,從而影響孩子的生理調節系統。如果準媽媽承受過多壓力,其分泌的激素可能影響孩子出生后的認知能力發展,并增加孩子出現行為障礙的風險。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的增加會影響胎兒分泌性激素的量,曾而干擾胎兒的正常發育。
準媽媽處在污染環境中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生態學家彼得·弗雷德里克偶然發現,幼年美洲白鹮攝入甲基汞,長大后會有同性戀傾向,這很可能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環境污染物改變性取向的科學證據。弗雷德里克表示這一研究結果不能簡單地推演到其他物種身上,尤其是人類,但介于汞會干擾內分泌,出于這一原因,準媽媽在孕期應該避免吃鯊魚、金槍魚等汞含量高的魚。
孕期服減肥藥的準媽媽
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準媽媽服用治療甲狀腺功能衰退的甲狀腺素和減肥藥丸會影響其后代的性取向問題,會使他們更容易成為同性戀者。研究人員發現,女同性戀者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合成的甲狀腺藥物的幾率至少是異性戀母親的5倍,服用含有安非他命的減肥藥丸的幾率是異性戀母親的8倍。研究還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服用某些藥物會出現相反的作用,即可以減少出現同性戀后代的概率。
同性戀兒童幼年跡象
同性戀一般在幼年時期就有些跡象,不過兒時的表現與性成熟恰恰相反,兒時愿意和異性在一起,喜歡扮演異性的角色,喜歡穿異性的服裝,喜歡模仿異性的動作等等。到了青春期,情況迅速發生變化,開始對同性感興趣,對同性產生愛慕,對異性卻表示厭惡或淡漠。
孕期無小事,準媽媽們不可大意
以上幾種因素雖說會對寶寶的性取向產生影響,但也不是影響是一定的,準媽媽也不要因此過于焦慮,反而不利于孕期的母嬰健康。事實上,這些研究更加提醒了準媽媽們孕期無小事,處在孕期的準媽媽一定要好好的保護自己。其實,只要孕期按時產檢,合理補充營養,多多休息,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并沒有那么難。所以,請各位準媽媽孕期放松心情,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