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相關專家表示,這個《指南》是一個科學詳細的參考,可以讓老師和家長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遏制“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在不少人眼里,孩子會認多少字、背多少單詞、做幾道數學題,成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但這樣的標準到底有無科學性?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連日來,記者對南寧市的早教機構和幼兒園進行了調查。
廣西新聞網記者 閉初健 實習生 何璨汐
上一節課100多元錢,一個全托班是每月1800元,孩子才幾個月大就上課,收費貴過MBA……在南寧,針對0-3歲孩子的早教市場越來越“瘋狂”。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幾乎成了每個城市家庭的共識。那么,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家長瘋狂追捧“早教”
園園今年只有1歲7個月大,但已經在南寧市一家據說有“美國背景”的早教中心有了近一年多的上課經歷。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的孩子能上早教,我家孩子可不能落后。”園園的媽媽告訴記者,在孩子6個月大時,她就將孩子送到東葛路一家早教中心去上課了,每周5節課。
連日來,記者走訪南寧市民族大道、東葛路、人民路等多家早教機構發現,幾乎是每一條路都設有早教機構,早教機構也設在商業中心,一個商業中心甚至有三四個早教機構。一些有外國背景的大型連鎖早教中心也已經登陸南寧市。孩子在上課,家長就坐在等候區里討論“育兒經”。
參加早教的孩子低齡化傾向加劇,有的“學員”才1歲多,走路都不太穩;有的才幾個月大,被媽媽抱在懷里“聽課”;有的嘴里還含著安撫奶嘴。
上早教班一節課100元貴過MBA?
“早教的費用貴得太離譜了,我的孩子現在上的是100元的一節課,比我讀個MBA都貴。”在南寧市一家銀行工作的郭女士說,早教班一節課收費在80元至150元之間,如果報了兩門課程,每周上三四節課,一年花費要一萬元以上。
記者隨機調查了南寧十多家早教機構后發現,這樣的收費標準非常普遍,每節課收費一般在60元至130元,全托班是每月1800元,半日班是每月1600元,興趣班為一節課90元左右,課時1小時。要想讓孩子上早教課,選擇最少的課時和最便宜的價格,一年最少也要掏4000元。
“早教絕對是個暴利行業。”南寧一家幼兒園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不論場地租金還是教師工資,早教機構與民辦幼兒園均相差無幾,甚至在人力成本方面,早教機構更低一些,因為早教對教師工作時間和學歷要求其實更低。但是,早教收費卻是幼兒園的三四倍以上。
家長對早教“效果”看法不一
早教都學些什么課程?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采訪中,不少家長對此看法不一。
吳沛陽今年兩歲多,已經在魯班路某早教中心待了3個多月。吳沛陽的爸爸認為,孩子在家與家長玩,啟發性較小,而且教育方法也不見得科學。孩子去早教中心的話,老師會針對小孩的年齡給小孩布置一些任務,這不僅可以啟發小孩智力,還能培養他的獨立性。“去早教中心也能讓孩子接觸更多同齡人,為孩子上幼兒園提前準備,我們家孩子現在很喜歡去早教中心。” 吳沛陽的爸爸對記者說,“目前孩子一周上兩次課,3個多月來,孩子動手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做事的積極性也有所上升。”
許翰今年兩歲多了,活潑好動,許翰的媽媽秦女士幾個月前也想把他送去早教中心“調教調教”,為此還走訪了許多家早教中心,上了幾節體驗課程,但是都沒最終決定下來。“當初是希望孩子可以早點開始學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秦女士說,“但聽有些朋友說,孩子參加早教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所以就不打算送去了。”
早教在辦學初衷上存在偏差
家長的功利化教育傾向讓過度早教愈演愈烈。對此現象,教育專家怎么看呢?
“早教的存在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長期研究早教的南寧市教育局關工委副主任楊春成表示,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比較重視,認為越早對孩子教育越好,致使早教市場應運而生,但各種問題也隨著早教熱而出現。現在的早教市場太注重經濟效益,導致許多早教機構在辦學的初衷上就存在偏差。
楊春成認為,現在南寧的早教發展還不夠“成熟”,這些早教機構應該跟真正做教育的機構聯合起來,多做一些素質教育,少一些應試教育,這樣才有利于早教的健康發展。另外,早教中心也要引導家長多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孩子在感受親情關愛中快樂地學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