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的媽媽是一位教師,她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小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了解其實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從而使孩子養成“善于學習,快樂學習”的好習慣。
同時,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樣很重要。黃媽媽認為,家長不要凡事都包辦代替,而應該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自主性,讓孩子懂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必須由自己完成。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和方法,選擇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漠不關心,但也不能太過關注,千萬不要在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
“孩子考試考差了,千萬不要去責怪他,懲罰他,因為如果這樣做,必然會傷害孩子,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容易讓孩子失去信心。作為家長,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分析考差的原因,鼓勵孩子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同時教會孩子面對失敗,懂得堅強,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黃媽媽的發言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很有啟發性。
黃媽媽還表示,家長要幫助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娛樂活動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談到對孩子的教育,鐘文穎的媽媽則認為,孩子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離不開孩子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面是學校和老師培養的結果。作為家長,主要是給予了孩子一個較寬松的學習環境,讓他能夠在這個快樂、自由的家庭中開心地成長。
康華:老師主要起引導作用
康華老師作為本次高(中)考狀元面對面活動唯一的老師代表,康華老師顯得特別搶眼。
康老師是湖南人,2004年從湖南調往鶴山一中任職,現任鶴山一中高三政治科組長。
今年高考,鶴山一中的盧韻媚成為全省文科基礎和全省政治單科雙料狀元,而這狀元的培養,康華老師功不可沒。據了解,康老師在湖南教書時,就已教出兩個狀元。
康老師說:“談到培養狀元,我認為狀元的培養和他(她)的任教教師是有一定的關系,但不能就此認為是唯一的因素。一個學校之所以能培養出狀元, 方方面面都很重要,比如鶴山一中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都以一個‘嚴’字著稱的,但卻是嚴中有愛。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都以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為前提,可謂‘師者父母心’。”
康老師還總結道,一個狀元的誕生,當然需要學校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當然需要許多敬業而有學識的老師對他(她)教育、輔導,但考生自己也必須努力,而且自身要有良好的應考心理,臨場能充分發揮,這樣才能水到渠成。
針對執教的科目,康老師說出了自己多年來政治課教學的一些經驗:政治這門課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和抽象的。為了把課上活,他會把一些社會生活、文學知識、典故等融入教學中,以防止因為政治理論過于枯燥,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師者,范也。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受到一些教學經驗足、教學方法活的老師的點撥。康老師為此向一些明年即將迎考的學生作了以下幾方面的關于復習的方法提要:
1、把教材讀“厚”;
考生必須拿到考試大綱,看考點,然后根據考點看教材,把教材往深里讀,往廣里讀,從深到廣。就如“發展”這個概念,先要從深度上去了解發展的概念,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多樣性。再聯系歷史、文學、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廣度上去理解發展的涵義。這樣就等于把書讀“厚”了。
2、把教材讀“薄”;
看教材的時候要從宏觀上來看。要從每一個單元,每一課來抓主干。主干都出來,書就自然薄了!
3、書要多背;
對于知識的記憶,方法一定要靈活。要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就一定要強化知識記憶的訓練。死記硬背固然不好,但很多情況下不先背,又很難談及其他。康老師著重拋出“不死不活”、“死去活來”這兩個詞讓學生慢慢去參透個中奧秘。
4、強化做題;
一份考卷要在120分鐘內完成,這要通過強化做題才能達到快而準的效果。在高三的第二學期,必須對學生進行限時訓練,如35分鐘內要完成選擇題。
最后,康老師強調,老師對學生應起引導的作用。老師應著重于思考該怎樣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而非只把知識往學生嘴里填。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